发布时间:2025-09-06 浏览量:1630
船用方管的安装需结合船舶建造的高安全性、抗腐蚀性、结构稳定性要求,严格遵循船舶行业标准(如中国GB/T、国际ISO、船级社规范如CCS、DNV等),同时根据方管的材质(如普通碳钢、不锈钢、高强度船用钢)、用途(结构支撑、管路系统、设备基座等)和安装位置(甲板、舱壁、船体框架等)制定具体方案。以下是通用安装流程、关键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:
一、安装前准备:基础保障环节
安装前需完成“材料核验现场清理工具准备”三步,避免因前期疏漏导致后期结构隐患。
1. 材料与配件核验
方管本身检查:
核对方管的材质证明(如SS355J2、AH36等船用钢材质书)、规格尺寸(边长、壁厚偏差需符合GB/T 6728《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》或船用专用标准)、表面质量(无裂纹、凹陷、锈蚀,内壁无毛刺,若为防腐处理件需检查涂层/镀锌层完整性)。
重点测量关键尺寸:如大口径方管(边长≥200mm)的边长偏差(±1.5mm/m)、壁厚偏差(±10%)、直线度(≤3mm/m) ,确保符合船舶结构受力要求。
连接配件准备:
根据设计选择连接方式(焊接、螺栓连接、法兰连接),配套配件需满足船用标准:
焊接:选用与方管材质匹配的船用焊条(如J507用于碳钢)、焊丝(如ER506),并核验焊条的船级社认可证书;
螺栓/法兰:采用船用高强度螺栓(如8.8级、10.9级,带热镀锌或达克罗防腐)、船用法兰(材质与方管一致,密封面无损伤)。
2. 现场与工具准备
现场清理:清理安装区域的杂物、油污、锈蚀,若在舱内或密闭空间安装,需提前做好通风(防止焊接烟尘积聚)、照明(符合船用防爆要求);
工具校准:焊接设备(焊机、焊枪)需调试至参数匹配(如碳钢焊接电流180220A、电压2226V),测量工具(卷尺、水平仪、直角尺、超声波测厚仪)需校验合格。
二、核心安装流程(以结构支撑用方管为例)
1. 定位放线:确保安装精度
根据船舶结构图纸(如船体结构图、管系布置图),在安装基准面(如甲板、舱壁)上标记方管的轴线位置、标高、垂直度基准线;
若为多根方管组成的框架结构,需先确定基准方管(通常为受力主方管),用水平仪校准其水平度(偏差≤1mm/m),用线锤或激光投线仪校准垂直度(偏差≤1.5mm/m),并通过点焊临时固定在基准面上。
2. 切割与坡口加工:保障焊接质量
若方管长度需调整,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切割(避免氧乙炔切割导致端口氧化),切割后用角磨机打磨端口,确保端面平整(与轴线垂直度偏差≤0.5mm);
如需焊接(绝大多数船用方管采用焊接连接),需根据焊接方式(如对接焊、角接焊)加工坡口:
对接焊:当壁厚≥6mm时,加工V型或X型坡口(坡口角度60°±5°,钝边12mm);
角接焊(如方管与甲板连接):加工单边V型坡口(角度50°±5°),确保焊脚高度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不小于方管壁厚的0.8倍)。
3. 焊接作业:关键质量控制点
焊接环境要求:
露天甲板焊接需避开雨雪、大风天气(风速>8m/s时需设防风棚),舱内焊接需保证通风良好(氧气浓度≥19.5%),环境温度低于0℃时需对焊接区域预热(预热温度≥80℃,预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50mm)。
焊接顺序与工艺:
1. 先进行“定位焊”:在方管与基准面、方管与方管的连接处点焊34点,每点长度1015mm,确保结构固定后无位移;
2. 再进行“正式焊接”:采用多层多道焊(避免单层焊导致应力集中),焊接顺序遵循“从中间向两端、对称焊接”原则(减少焊接变形);
例如:方管与甲板角接时,先焊内侧焊缝,再焊外侧焊缝,每层焊后用角磨机清理焊渣,检查无气孔、夹渣后再焊下一层;
若为大口径方管(如边长≥300mm)的对接焊,需在管内设置“衬垫”(如铜衬垫、陶瓷衬垫),防止焊穿或根部未焊透。
焊后处理:
焊接完成后,先冷却至常温,再用角磨机打磨焊缝表面,去除焊瘤、飞溅物;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(NDT) ——船用关键结构焊缝需做超声波探伤(UT)或射线探伤(RT),非关键焊缝做20%抽样检测,确保无裂纹、未焊透、未熔合等缺陷。
4. 固定与加固:确保结构稳定
若方管需承受较大载荷(如设备基座方管),除焊接固定外,还需增设“加强肋板”(材质与方管一致,厚度不小于方管壁厚的0.8倍),肋板与方管、基准面的连接需满焊,形成三角支撑结构;
对于振动较大区域的方管(如靠近主机、发电机的方管),需在方管与基准面之间加装“减震垫”(如丁腈橡胶垫,厚度510mm),减少振动传递。
三、防腐处理:延长船舶方管使用寿命
船舶方管长期处于海水、潮湿空气、油气等腐蚀环境,防腐是安装后关键环节,需分“表面处理涂层施工”两步:
1. 表面预处理
焊接完成并检测合格后,彻底清理方管表面的锈蚀、油污、焊渣:
碳钢方管:采用喷砂除锈(Sa2.5级标准,表面无可见油脂、铁锈,残留氧化皮≤5%),或酸洗除锈(适合复杂结构内角);
不锈钢方管: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清理焊斑,再用硝酸钝化处理(防止晶间腐蚀)。
2. 防腐涂层施工
根据安装位置选择涂层体系:
露天甲板/外板区域:底漆(环氧富锌底漆,干膜厚度6080μm)+ 中间漆(环氧云铁中间漆,干膜厚度80100μm)+ 面漆(氟碳面漆或聚氨酯面漆,干膜厚度6080μm),总干膜厚度≥200μm;
舱内干燥区域(如居住舱):底漆(环氧底漆)+ 面漆(醇酸面漆),总干膜厚度≥150μm;
海水接触区域(如压载舱、海底门附近):采用“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FRP)衬里”或“锌块阴极保护”,配合环氧沥青底漆(总干膜厚度≥300μm)。
涂层施工需均匀,无漏涂、流挂,每道涂层间隔时间需符合涂料说明书要求(通常≥4小时),最后一道涂层实干后需检测附着力(划格法测试,附着力≥5MPa)。
四、安装后验收与维护
1. 验收标准
尺寸与位置:复查方管的轴线偏差(≤2mm/m)、标高偏差(≤3mm)、垂直度(≤2mm/m),框架结构的对角线偏差(≤5mm);
焊缝质量:无损检测合格,焊缝表面成型良好,焊脚高度、长度符合设计要求;
防腐质量:涂层无漏涂、起泡,厚度达标,附着力合格。
2. 日常维护
定期(每36个月)检查方管表面涂层是否破损,若有锈蚀需及时补漆(补漆前需重新除锈至Sa2.5级);
对受力方管(如甲板支撑方管),每年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壁厚,若壁厚减薄量超过原壁厚的10%,需评估是否更换;
海水接触区域的方管,每半年检查阴极保护系统(如锌块损耗情况),及时更换损耗超过50%的锌块。
五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1. 管路用方管(如燃油管、淡水管):
安装前需对管内壁进行“脱脂处理”(用四氯化碳或酒精清洗,防止油污污染介质);
法兰连接时需选用船用耐油/耐水密封垫片(如丁腈橡胶垫片、石棉橡胶垫片),螺栓需对角均匀拧紧(扭矩符合规范,如M16螺栓扭矩4050N·m),安装后需做压力试验(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5倍,保压30分钟无泄漏)。
2. 狭小空间安装(如舱壁夹层):
采用“分段预制+现场拼接”方式,先在车间预制方管组件(如带法兰的短管段),再运至现场焊接,减少狭小空间内的焊接作业量;
焊接时使用小型焊枪(如小直径焊枪头),并配备局部抽风设备,避免焊接烟尘积聚。
总之,船用方管安装的核心是“精度控制、焊接质量、防腐可靠”,需全程遵循船级社规范和船舶建造工艺,每一步骤均需记录存档(如材质报告、检测报告、安装记录),确保船舶航行安全。
扫一扫,联系我们